题目内容

电子出版物与纸介质出版物对编辑人员要求的不同,主要体现为()等。

A. 对稿件内容质量评价的标准不同
B. 出版物框架设计要求不同
C. 选题策划的原则要求不同
D. 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手段不同
E. 审读要求和范围不同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教师在八年级开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成长的岁月"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 《春风沉醉的晚上》
B. 《麦田里的守望者》
C. 《青春之歌》
D.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校对时发现原稿本身的差错,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校对人员提出疑问,交由责任编辑处理
B. 校对人员提出疑问,交由责任校对修改
C. 责任校对提出疑问,交由总编辑处理
D. 校对人员直接修改原稿

关于印刷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汉字的基本印刷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隶书体等
B. 字母的基本印刷字体有正体、斜体、等线体等
C. 宋体是书刊正文最常用的印刷字体
D. 表示印刷字大小的制度有号数制、点数制和级数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3题。蝉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的声音,却那么的响,竞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③?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蝉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比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1980年6月23日注释:①选自《承教小记》。②收敛(liǎn):收拢,合拢。③聒聒(guōguō):持续嘈杂,使人厌烦。④它等了17年:不同种类的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不一样,有3年到5年的,最长的是17年。⑤宽恕(shù):宽容饶恕。恕,饶恕。课文导语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这种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单元导语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言。课后练习(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这句话的含义。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学生情况七年级,班级人数45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回答上述材料中"课后练习"第(1)题,不少于150字。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