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5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00万美元购入美国A公司发行的3年期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面值1000万美元,票面利率6%,于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实际利率6%,当日汇率为1美元=6.83元人民币。20×5年12月31日,该项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84元人民币。(2)1月5日,甲公司向其2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5年1月5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每股4元的价格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甲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5元。20×5年末有2名职员离开甲公司,估计未来还有2名职员离开。(3)2月1日,甲公司收回租赁期届满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将其作为企业自身的管理用办公楼使用。转换当日,该项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其中成本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明细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4)甲公司持有在境外注册的乙公司7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乙公司以美元为记账本位币。假设20×5年12月31日乙公司将美元反映的个别报表折算为以人民币反映的个别报表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350万元。甲公司应收乙公司长期应收款1500万美元,实质上构成了对乙公司的净投资,除长期应收款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均与甲公司无关。假设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因长期应收款确认汇兑损失1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及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说明该业务对合并利润表损益的影响并编制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查看答案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母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且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20×2年至20×5年有关股权投资的业务资料如下:(1)2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00万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非上市公司)10%的股份。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2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以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取得丙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股权,该部分股权占乙公司股权的20%。20×3年3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办理了相关资产划转手续。当日,甲公司付出的土地使用权原价为2700万元,已计提摊销7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2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20×3年3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2)20×4年3月31日,甲公司支付2600万元取得戊公司40%的股权并能对戊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当日,戊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16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其中:有一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840万元,账面价值为48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仍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摊销;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账面价值为7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上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均自甲公司取得戊公司40%股权后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戊公司20×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本年累计减少120万元(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假定有关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在年度中均匀实现。(3)20×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D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一幢房屋及一批库存商品换取D公司所持有的丁公司50%的股权。甲公司换出的房屋账面原价为22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60万元;换出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1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批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0万元。假定双方股权过户手续当日完成。甲公司增资后,持有丁公司80%的股权,能够控制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其中:股本3000万元、资本公积2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6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6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的丁公司30%股权于20×4年1月1日以2200万元取得,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2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5年1月1日原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20×4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0×5年2月,丁公司将生产的一批A产品出售给甲公司。该批产品在丁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的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下同)。甲公司将该商品作为存货,至20×5年12月31日尚未对集团外独立第三方销售,相关货款亦未支付。丁公司对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余额的5%计提坏账。至20×6年12月31日全部对集团外独立第三方销售,货款尚未收到。假定在交易发生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戊公司均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要求: 根据资料(3),判断20×5年1月1日发生的交易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若形成合并,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计算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初始投资成本,并编制购买日个别财务报表的相关会计分录。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母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且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20×2年至20×5年有关股权投资的业务资料如下:(1)20×2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00万元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非上市公司)10%的股份。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2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以一项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取得丙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股权,该部分股权占乙公司股权的20%。20×3年3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办理了相关资产划转手续。当日,甲公司付出的土地使用权原价为2700万元,已计提摊销7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20×2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20×3年3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2)20×4年3月31日,甲公司支付2600万元取得戊公司40%的股权并能对戊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当日,戊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16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其中:有一项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840万元,账面价值为48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仍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摊销;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账面价值为7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上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均自甲公司取得戊公司40%股权后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戊公司20×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本年累计减少120万元(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假定有关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在年度中均匀实现。(3)20×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D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一幢房屋及一批库存商品换取D公司所持有的丁公司50%的股权。甲公司换出的房屋账面原价为22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60万元;换出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1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批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为2000万元。假定双方股权过户手续当日完成。甲公司增资后,持有丁公司80%的股权,能够控制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其中:股本3000万元、资本公积2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6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6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的丁公司30%股权于20×4年1月1日以2200万元取得,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72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5年1月1日原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20×4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0×5年2月,丁公司将生产的一批A产品出售给甲公司。该批产品在丁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的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下同)。甲公司将该商品作为存货,至20×5年12月31日尚未对集团外独立第三方销售,相关货款亦未支付。丁公司对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余额的5%计提坏账。至20×6年12月31日全部对集团外独立第三方销售,货款尚未收到。假定在交易发生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戊公司均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要求: 根据资料(2),确定甲公司对戊公司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取得对戊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计算甲公司20×4年持有戊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该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相关的会计分录。
Man: Well,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movie Woman: I don’t know why I let you talk me into going. I just don’t like violence. Next time you’d better choose a comedy. Question: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hated the man talking throughout the movie.
B. The woman prefers light movies before sleep.
C. The woman regrets going to the movie.
D. The woman saw a comedy instead of a horror movie.
甲公司20×6年实现利润总额4000万元,当年度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自2月20日起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20×6年以银行存款支付研发支出共计68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支出2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的支出为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的支出为400万元。研发活动至20×6年底仍在进行中。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2)4月28日,甲公司董事会决议将其闲置的厂房出租给丁公司。同日,与丁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协议,租赁期开始日为20×6年5月1日,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600万元,于每年年初收取。20×6年5月1日,甲公司将腾空后的厂房移交丁公司使用,当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9200万元。甲公司于租赁期开始日将上述厂房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厂房的原价为8000万元,至租赁期开始日已累计计提折旧1280万元,月折旧额32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厂房按历史成本入账,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与会计规定相同。(3)6月1日,自公开市场购入100万股丙公司股票,每股20元,实际支付价款2000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6年9月,受金融危机影响,丙公司股票价格开始下跌。20×6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16元。甲公司预计该公允价值变动为暂时性的下跌。税法规定,企业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其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4)12月31日,甲公司自行研发尚未完成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项目的账面价值为3500万元,预计至开发完成尚需投入300万元。该项目以前未计提减值准备。由于市场出现了与其开发相类似的项目,甲公司于年末对该项目进行减值测试,经测试表明:扣除继续开发所需投入因素预计的可收回金额为2800万元,未扣除继续开发所需投入因素预计的可收回金额为295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项目的市场售价减去相关费用后的净额为25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5)20×6年发生广告费2000万元,甲公司年度销售收入98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他有关资料: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题不考虑中期财务报告的影响;除上述差异外,甲公司20×6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假定甲公司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 计算甲公司20×6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甲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于20×8年3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