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 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 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查看答案
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A. 按客观规律办事
B. 透过现象看本质
C. 准备走曲折的路
D. 坚持从实际出发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 0.5t
B. 0.4t
C. 0.3t
D. 0.2t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